在138亿年前,整个宇宙一片黑暗,没有时间、没有空间、更没有生命。直到有一天,在某些原因的趋势下,宇宙发生巨大的变化。 宇宙内所有的物质和能量都聚集到了一起,并浓缩成很小的体积,温度极高,密度极大,瞬间产生巨大压力,之后发生了大爆炸,这次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出去,宇宙空间不断膨胀,温度也相应下降,后来相续出现了在宇宙中的所有星系,恒星,行星乃至生命。 据西方科学记载,宇宙本是由一个密度无限大,压力无限大,时空曲率无限大,温度无限高,体积无限小的点形成的,形成之前处于零维度空间,在遇到引力能量和斥力能量的瞬间扩张,一直到无穷大。 而古东方的文献记录中,宇宙混沌之前,沉睡了一位巨人,有一天他突然醒来,发现沉睡在茫茫的黑暗中,这使得他相当的压抑郁闷,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一把斧头,愤怒一挥,只听一声巨响,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,轻而清的东西,缓缓上升,变成了天,重而浊的东西,慢慢下降,变成了地,宇宙自此形成,后世记载此开天辟地者为“盘古”。 至于宇宙究竟如何形成,“众说纷纭”到如今也没有准确的定义,东西文明各执一词,探求的方向大至相近,和而不同。 西有十二星座,且有先知先觉的科学文明,和对宇宙起源的追求探索,他们看得更远,所求得更细,他们不是天人合一,却保持着人定胜天的科学理念,处于对科学无比的较真态度,非黑即白,提倡自由文化的多元性,这使得他们独立性更强。 东有二十八星宿,倡导的是太极文化,“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”讲究的是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,追求的是道生一、一生二、二生三、三生万物,又有对人法地、地法天、天法道,道法自然的理解,总的概括了人们依据于大地而生活劳作,繁衍生息,大地依据于上天而寒暑交替,化育万物,上天依据大“道”而运行变化排列时序,大“道”则依据自然之性,顺其自然而成其所以然。 从东西文化差异观测,西方主要以科学为理论,着重于事实,对于虚无缥缈的事物毫无兴趣。 东方则以亲近自然为主体,比之前者更加善良,性格更加平和沉稳,对于宇宙的认识有时候还会凌驾于科学之...